|
|
|
未来中国高标冷库数量只占总容量的30%!中国在电商领域已经处于世界前列,据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达到1.8万亿美元。从最初的网购平台淘宝、外卖美团,到今天的京东、饿了么、拼多多以及各类生鲜电商平台的百花齐放,让人们越来越习惯“宅”生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建立新时代下我国超大规模的统一大市场是实现中国内循环的关键。然而,高标准冷链物流设施作为物流地产的细分领域,其发展仍然滞后,市场上充斥着老式的农批市场冷库、不合规的改建冷库,高标冷库的存量还非常少。 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食品消费市场,市场容量超过10万亿元,而其中餐饮市场就占了4万多亿元;另外,随着我国人均消费能力快速增长,人民在食品上的需求就会迎来转折点,这也为中国的冷链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疫情改变了消费习惯,也让很多新产业迎来了增长,对比生鲜电商的一波三折,预制菜市场的不断攀升又是另一番光景。各大资本积极入局,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0720亿元。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预制菜行业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机遇和保障,有效地扩大了销售半径。与此同时,预制菜业务也对冷链基础设施的多功能如仓储、分拣、配送等提出了更高需求,要求冷库具备多温区组合+温区灵活可变的功能,从而达到预制菜更高标准的运营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进入中国市场,预制菜的前身——净菜的加工配送工厂开始出现,受众目标集中在连锁餐饮业。直到2000年左右,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城市开始出现手工作坊式的半成品菜企业,面向消费者的净菜开始风靡大街小巷。这类净菜是指按照不同的菜品将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处理,之后按统一的规格进行包装。消费者购买到家后还需要下锅进行炒制才能端上餐桌。 当时冷链并不完善,通过冷藏方式进入到超市售卖的净菜只有1—3天的超短保质期,配送距离也十分有限,造成了食材的高损耗。而今天的预制菜已经在冷链技术不断迭代的基础上,获得了更长的配送半径以及更久的保质期。由于预制菜降低了城市厨房的人工成本,即存货价值,提升了经济性,使得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连锁餐饮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疫情之后,餐饮行业经受疫情打击,居家隔离的频繁让消费者无法出门采购,因此ToB端的预制菜开始向C端转移,并且成为了当前的消费热点。 预制菜配送链条的延长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各地的特色风味,多样化的选择和操作简单的特点符合“宅”经济的需求,将为预制菜带来更大的市场机遇。 生鲜电商、预制菜、新零售等新业态让从业者看到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愈发明显,只有以更灵活、更高柔性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去满足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才能适应当下市场环境。 冷链行业尽管有疫情保供方面的责任,但全社会的周转率下降很明显,冷链企业还要承担日常运营成本,人工、水电、房租、还贷,这些都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虽然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压力仍然存在,还需要上下游企业一起协同分担。 冷链链条非常长,只有与多方携手,通过“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及“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推动与提升中国冷链基础设施水平,才能最终实现保障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的目标。 然而,反观中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还是老式农批市场冷库,该类冷库软硬件设备普遍落后,标准低,环境差,温度不达标等现象仍然存在。根据数据统计,目前中国高标冷库数量只占到总容量的30%。 “干改冷”也是目前较为集中的现象,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出发,干改冷是一个过渡形式,目的是为了快速满足市场需求,但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冷链需要持续盈利,和干仓不一样,要通过运营来证明价值,所以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方向还是要一次成型。 从冷库的整体分布情况来看,资源出现了结构上的分化。北上广深及经济发达地区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而一些二三线的市场则可能被供过于求所困扰。 所以行业面临着一边是大量冷库的闲置、一边是找不到冷库资源的现状,这种结构性的不平衡亟待改善。 2021年底,《“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的重磅发布,进一步确立了冷链物流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促进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消费,加快了内循环的步伐,另一方面也为行业升级指明了方向,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规划》对国内冷链物流行业提出了总体目标,可以预见,到2025年,国内将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完成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布局建设,基本建成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冷链物流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低碳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之一。 近几年,全球气候骤然变暖,很多地方甚至实施了限电的措施——减少工业企业的用电,保障民生用电。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也因此成为“十四五”期间贯穿各行各业的核心突破点。同样,冷链也在低碳方面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冷链作为高能耗的产业,其低碳目标就是把食品存储和流通环节的单位能耗指标降到最低,以最经济的成本完成农产品从最先一公里到餐桌的过程,这不光停留在理念,更要依靠技术,将包括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物联网等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充分应用到冷链行业中,完成整个行业的提档升级,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我国冷库设施以生鲜食品类商品仓储为主,生物医药冷库规模较小。冷库规模上呈现“总量大、人均不足、低标冷库为主”的特点,人均冷库容量仅为美国的1/4和日本的1/2,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高标冷库占比仅有约32%,较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分布上,呈现“东多西少、产销地集中”的特点,华东地区人均库容达到0.185立方米,远高于西南部人均库容;且库容多集中在京沪等大型城市。 我国果蔬等农产品产量长期居世界首位,人均产品也大幅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我国冷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预制菜、中央厨房等餐饮新模式近年来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了冷链配送和仓储的巨大市场。此外,我国人均冻品消费仅有10.6 千克/年,为美国的 1/8、日本的 1/2,面临巨大的增长空间。在餐饮新模式和居民冻品生鲜消费提升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冷库的市场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我国高标冷库以销地型冷库为主,产地冷库发展迅速,市场存在阶段性供过于求。市场主体格局较为分散,暂未形成明显的头部企业,且多以重资产投资为主。资产运营方面,能耗成本占运营总成本比例高达31%-37%,因此项目投资需要重点关注冷库制冷系统和保温系统。在ESG评价指引下,应积极发展绿色环保制冷系统,尤其是对于新型制冷剂的使用;积极探索屋顶光伏、电力储能等环保设施的使用,实现冷库运营的低碳转型和降本增效。 来源:华商国际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南分院 |